走近农舍,停在门外高声说道:“有人在吗?”
只听一声娇声:“什么人?”
缓步走出一个十八九岁的农家女来,一身蓝短装,头上流着一个长长的大辫子,手中拿着针线,似是正在忙做女工,听得了方兆南呼叫之言,急急赶了出来。
此女虽是生长深山之中,但面目甚是娟秀,见到方兆南时,也没有惊慌之状,微一沉吟问道:“过路客人,可是腹中饥饿了吗?”
方兆南暗暗忖道:“对方乃豆寇年华的少女,这借衣洗澡之事,如何能对她言说?”
当下摇头笑道:“敢问姑娘令尊在吗?”
那村女似是读过几年诗书一般,对方兆南文诌诌的话,竟也听得十分清楚,摇头答道:
“爹爹上山打柴去了,弟弟放牛未归,客人有什么事,对我说也是一样!”
方兆南转脸瞧瞧另一家农舍,相距不过数尺远近,拱手一礼笑道:“不敢相劳姑娘,在下到那一家问问。”
那村女看方兆南的神态拘谨的微带惊慌,忍不住微微一笑,道:“书呆子。”
这句话声音甚高,方兆南听得甚是清楚,但想到山居民情敦厚,也许自己这等拘谨,反而使人有着奇怪之感。
于是装着没有听到,急急走到那家农舍门外,高声说道:
“有人在吗?”
只听佩环叮哆,农舍中慢步走出来一个艳妆少妇。
方兆南呆了一呆,暗道:“糟糕,怎么这两家之中,没有一个男人,但既把人家叫了出来,总不能一句话也不说,就默然退走。”
当下抱拳一揖,说道:“请问姑娘令尊可在?”
那艳妆少妇,摇头笑道:“奴家家住山那边,此乃我婆母之家。”
方兆南暗暗付道:“好啊,婆母之家,你也敢对陌生人讲出口来,当真是一点羞耻和教养也是没有。”
赶忙拱手说道:“这家中除了大嫂之外,不知还有何人?”
那艳妆少妇笑道:“山野僻村,生活迫人,男子汉日出而作,客人来的大早了。”
方兆南微微一怔,暗道:“这妇人谈吐不俗,倒不是山居人家,莫要失了礼数。”当下又抱拳一揖。
那艳妆少妇轻轻一闪,让避开去,娇声说道:“你这人可有什么事情吗?”
方兆南道:“在下要借套衣服穿,我可照价奉钱…”
那艳妆少妇微微一笑道:“似这般荒凉的深山之中,银钱之价,已失其用,客人纵是多金,村妇也不敢收受。”
方兆南吃了一惊,暗道:“这妇人言词越来越是尖锐,,实非山居之人。”当下正容说道:“在下失言,大嫂勿怪,如有不便之处,在下就此告别了。”
那艳妆少妇道:“客人稍候片刻,容我去取衣物。”
也不待方兆南答话,转身走进茅舍之中,片刻之间,手捧一个白色包裹走了出来,笑道:“客人接住衣物。”
纤手一扬,抛了过来。
方兆南接过衣物正待称谢一声,那艳妆少妇已转身回入茅舍,轻轻掩上双门,方兆南站在门外呆了一阵,捧着衣物,转身而去。
沿途之上,一直想着心事,也忘了先打开那包裹瞧瞧,直待浴罢登岸,才打开包裹,一瞧之下,不禁一呆。
原来那包裹中,除了上好的内衣裤之外,还有一套黑缎紧身武士装,胸绣飞龙,直似要腾云而去,针工之精,甚是少见。
心想原物奉还,但全身衣物早已腐朽,只好穿着起来。
除了那一身黑装之外,还有一件黄底绣着红花的披篷,和一双薄底快靴,这身衣着穿起之后,登时觉着容光焕发,英风逼人。
他借水光,照了一下自己,和来时判若两人。
忽听溪岸上传来那小沙弥颂赞的声音,道:“方施主这一换上新装,俊朗照人…”
方兆南回目望了那小沙弥一眼,一提丹田真气,纵身跃上了一丈三四尺的溪岸,接口说道:“小师父不要取笑。”
小沙弥道:“小僧出言衷诚,我几乎就认不出方施主了!”